量子力學 1.16

因果律 1.21 | 語意互相推卸責任論 1.21 | Verification principle, 5.21 | 西瓜 9.21 | Make a difference, 3.2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4 月 3 日的對話。

根據「印證原則」(confirmation principle/weak verification principle)的延伸,或者根據萊布尼茲的「同一律」(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無論句子甲乙的字眼有多大的不同,如果,即使只在原則上而言,你都講不出句子甲和句子乙的意思,在什麼情況之下,有怎麼樣的分別,句子甲乙就根本地,有著同一個意思。兩句只不過是,同一個意思的兩個表達方式而已。

正如「二加二」和「五減一」,雖然貌似不同,實質意思一樣。爭論「二加二」和「五減一」哪個才算正確,只是言辭之爭,浪費時間。

「自由意志問題」的核心難處,正正是帶著這種性質的言辭之爭。「自由意志問題」的意思是,究竟人或者其他有意識的物體,有沒有自由意志?

一個人的意志是自由的,可以做自己的決定;還是,一個人的意志,其實都是受制於各個自然定律,各個決定都是注定的?

簡化起見,我暫時只講,眾多意見中的其中兩個。其一是相信量子物理定律,而認為人有「自由意志」,簡稱「量子自由論」。其二是相信量子物理定律,但卻認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有「自由意志」,簡稱「量子決定論」。

「量子自由論者」認為:

雖然,宇宙萬物都要遵守『量子物理定律』,隨之而演化,但是,『量子物理定律』本身,內置了隨機性,不單只『容許』,甚至是『勒令』,要有『一因多果』的情況。

那樣,雖然,在同一個處境之下,人不會有無限個選擇,即是不會有絕對的自由,但是,在同一個處境之下,人往往有超過一個,可能的未來。

由『量子物理定律』所容許的,幾個可能未來之中,選擇自己最喜愛的一個,把它實現,就是在運用『自由意志』。

「量子決定論者」則認為:

宇宙隨著量子物理定律演化,一切事件皆是必然的,包括每一個人的每一個決定。而人有自由意志,只是一種錯覺。

雖然,『量子物理定律』本身,內置了隨機性,但是,那些『隨機性』只不過是來自於,邏輯上,我們沒有可能,收集到整個宇宙的所有狀態資料。如果,我們可以知道宇宙,在某一個時刻的全部資料,宇宙之中的所有事件,無論是在過去或者將來,包括每一個人的每一個決定,都可以用『量子物理定律』,運算推斷出來。

一因只會有一果 —— 在同一個處境之下,人只會有一個可能的未來。一切事件皆是必然的,包括每一個人的每一個決定。

(安:你想講,「量子自由論」和「量子決定論」,其實沒有分別?)

無錯。「印證原則」的意思是,你起碼要假想到,「量子自由論」和「量子決定論」在什麼情況下,有怎麼樣的不同結果,它們的內容才算是,真正的「有分別」。

而「同一律」的意思則是,「沒有分別」的東西,就為之「相同」。

The difference that makes no difference makes no difference.

換而言之,根據「印證原則」和「萊布尼茲同一律」,你至少要在原則上,講得出有什麼方法,以什麼形式的實驗,分辨到哪一句對和哪一句錯,「量子自由論」和「量子決定論」,才算是「兩個不同」的理論。

如果,就連在原則上,你都講不出,如何分辨它們誰是誰非 —— 所有可能的實驗結果,「量子自由版本」和「量子決定版本」,都必定一模一樣的話,「量子自由論」和「量子決定論」就根本是「同義句」。

— Me@2013.10.09

2013.10.09 Wedne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