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育 7.3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4 月 24 日的對話。
.
(安:另外,他提的另一個,有關學習數學的要點是,即使假設你在大學中,學到的數學,在日常生活中沒有用,單單是為獲取,那些嶄新的元素概念本身,就已經能夠令你有超能力;令你有一些,常人沒有的思考工具、比喻語言。)
…
再例如,在微積分之初,我們學到了「極限」這概念。有時一些數式,永遠不會達到某個數値,但是卻可以,無限迫近。
例如,;意思是,無論你把
設成任何數値,
都不會等於零。但是,你卻可以要求
,任意接近零。
例如,如果想 與
相差,少於
的話,你就設
;如果想相差,少於
的話,你就設
;如此類推。
.
這個原理用作,人生哲學的比喻的話,就是指,即使「目標不可能」,也不代表「要完全放棄」。亦即是話,即使你的一些人生目標,不可能實現,那也不代表你,完全沒有東西可以做。那「不可能的目標」或許可以,轉化為一個「可能的近似版本」。
.
例如,你的目標是「不勞而獲」,不用工作就有金錢收入。一般情形下,那是不可能。但是,「不勞而獲」有近似的版本嗎?
有,有一些。 例如,「小勞大獲」可以嗎?又例如,找你喜歡的工作可以嗎?
快樂工作的話,工作就不再是「工作」了。你被迫做一件事的話,那件事就是「工作」。你即使沒有需要,也會因為喜好,而做一件事的話,那件事就是「娛樂」。
— Me@2022-03-14 05:11:29 PM
.
.
2022.03.20 Sun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