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lit-brain, 2.1

y-c-o-m-b 8 months ago | next [–]

I have 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 For me it feels like a collective, kind of like the borg. I say “me” or “I” when communicating externally, but all thoughts are actually communicated as “us”. All entities speak with the same voice (what most people think of as their inside voice), but each one speaks differently, with a different pace/tone, and has its own personality, thoughts, and desires. There are a handful of dominant ones that sit in the captain’s chair so to speak, and they all have a say in how we behave externally.

For example one of us is a pacifist, another one loves to socialize and party, one is cautious and anxious, the other very confident, and there’s one that has a severe thirst for violence and blood-lust (this one we work hard to keep in check). I’ve literally been in fights where immediately after knocking my opponent down, I ask if they’re ok and then help them back up and let them go. Then there’s hundreds of transient entities that are usually clones of personalities observed elsewhere (movie characters, celebrities, or other influential people). These transient types will actually adopt the mannerisms, voice, and even accent of the personalities and display them outwardly! Makes for very weird interaction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lol.

I’ve yet to see anyone on reddit or elsewhere with this description of the disorder. The closest thing is DID or maybe eve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which is on the same schizo spectrum), but there’s no disassociation with what I have, we’re all fully aware of what the other is thinking.

— Split Brain Psychology

— Hacker News

.

.

2023.04.20 Thursday ACHK

Constructicons, 2

For a combiner transformer, whose mind (of the component robots) is it?

~ Whose mind is a group of people, such as a company?

Not a fixed one, depending on what the consensus of that group (at that time) is, who the speaker (at that time) is, etc.

.

In reverse, one person is also a multi-mind.

— Me@2016-06-16 09:07:46 PM

.

.

2022.03.03 Thur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Being conscious

清醒

.

What is the meaning of “a company exists”?

.

A company exists when the people inside it cooperate.

They have a leader, getting the needed information by using the employees as sources.

If a company’s employees no longer cooperate or its leader can no longer get the information needed, that company no longer exists.

.

What is the meaning of “being conscious”?

A brain is conscious if its different (hardware or software) parts cooperate by exchanging information.

— Me@2013-08-10 06:48 PM

— Me@2021-04-06 10:44 PM

.

.

2021.04.06 Tue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Privacy 2.1

Technology makes us more able to ignore other people, except those we like.

— Me@2017-02-01 12:20:41 PM

— Me@2021-04-03 11:02:22 PM

.

.

2021.04.03 Satur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大種子論, 2.5

機遇創生論, 2.5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4 月 18 日的對話。

.

這個大統一理論的成員,包括(但不止於):

精簡圖:

種子論
反白論
間書原理
完備知識論
專家博士

心靈作業系統

多重自我
專家博士
虛擬機器

自由決定論

它們可以大統一的成因,在於它們除了各個自成一國外,還可以合體理解和應用。

.

「大種子論」包含了「種子論」、「多種自我論」和「心靈作業系統」等等。而「種子論」,就已經包含了時間元素,因為,它探討了「因果」、「決定論」和「副作用」等,講述如何處理未來。例如,我們於以前討論過,尋找另一半的最佳方法,可能是什麼。

(安:你還發表了「專博論」。)

「專家博士論」可以視為,身處於「多重自我論」之中。各門專業或博業,可以視為不同的自我。它們其實先天處於,競爭的狀態,正在搶奪你的時間。

「專家博士論」講述,自己的眾多各種專博自我,如何融洽相處,繼而更上一層樓,合體成一個「大自我」。

(安:即是你所謂的「變形金剛」。眾多小機械人,合體成一隻大機械人。)

「專家博士論」,亦可以講成「心靈作業系統」的一員,因為它就是一個,特別精心設計的「作業系統」。

有好一點的講法。

「專家博士論」,應視為「心靈作業系統」的前傳,教你如何以最有效率的方法,去建立一個,有「完備知識」的「心靈作業系統」,簡稱「完備知識體(系)」。

「專家博士論」,就是那個疑似的「最有效率方法」。

— Me@2021-03-15 04:31:34 PM

.

.

2021.03.15 Mon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嶄新的世界 4

二百萬 3 | 如此仙子 1.5 | 鐵達尼極限 2.7 | 尋覓 1.10 | 已婚單身 1.6 | Singles 1.6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10 月 14 日的對話。

.

然後,我們回到「你倆其中一方,要去外國升學」的問題。這個如果發生在我身上,我不會覺得是問題;因為,如果是外星人的愛情,就不太需要一定在一起。反而,我最重視的是,關注對方的短期生活,過得快不快樂;和長期人生,過得有沒有意義。

如果你的「愛情」是純粹為了,追求「愛情的感覺」的話,那你所謂的愛情,就是只是自私的愛情。如果只是自私的愛情,即使不是一方外地升學,即使在一起,也不會維持得到。

所以,如果是真正長久愛情的話,就不會是自私的。真正永久愛情,就是「不需要愛情的愛情」,就是「不需要愛情感覺的愛情」。愛情的核心,並不是感覺,而是兩個心靈的獨有關係。

始於外在條件,而成於形上。

亦即是話,如果我的另一半,有大理想要追求的話,我一定會支持,甚至一同去追求。即使要的分隔(例如)四年,我也不會太介意。(如果是永久的分隔,則是另一個話題,暫且不談。)

那如何維繫感情呢?

首先,你要知道,何謂「感情」。

.

「感情」者,「感受相同情境」也。

動物間,所能感受的相同情境,可能只有物理世界,即是日常生活。而精靈仙子間,所能感受和創造的相同情境,則不只有物理世界,亦不限於日常生活。只要你倆在分隔期間,持續有超時空搞作,感情方能維持,甚至加深。

例如,你倆可以共同研究,留學那科的學術題目。

又例如,你倆可以共同編寫一個網誌。

再例如,你倆共同經營一個網站。

.

最好的共同情境,就是共同創作。「共同創作」就是,共同創造一個,嶄新的世界。

— Me@2021-02-27 08:40:29 AM

.

.

2021.03.10 Wedne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如此仙子 1.4

鐵達尼極限 2.6 | 尋覓 1.9 | 已婚單身 1.5 | Singles 1.5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10 月 14 日的對話。

.

以下不是已知事實,而是一連串的可能性。

可能,人於在生之後,仍然以靈魂的方式存在。

可能,現在的個別靈魂,再不是單獨的,而是一個特超巨大生命體的一分子。個別靈魂不會再感孤獨。

在這佪可能之下,人在那時再毋須人間愛情。

如果再假設,人死了以後不會再死的話,就毋須再繁殖。那樣,就再不會有,大自然製造的愛情陷阱。那人就多了一個原因,不再需要愛情。

分散的靈魂, 必在愛中重合. — Mr Lee

— Me@2021-02-27 08:40:29 AM

.

.

2021.03.05 Fri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大種子論, 2.4

機遇創生論, 2.4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4 月 18 日的對話。

.

這個大統一理論的成員,包括(但不止於):

精簡圖:

種子論
反白論
間書原理
完備知識論

 心靈作業系統

 多重自我
 虛擬機器

自由決定論

它們可以大統一的成因,在於它們除了各個自成一國外,還可以合體理解和應用。

.

一部電腦,安裝兩個作業系統。需要用系統 A 時,就載入系統 A;需要用系統 B 時,就重新開機成系統 B。

.

這就兼容於「多重自我」理論,因為在我們以前的討論中,其實假設了,每個人的腦,在很少情況下,需要同時啓用兩個自我。

如果要兩者也常用的話,你電腦就要時常切換系統,十分費時,因為,每次也要重新開機。不要那樣麻煩的話,你可以考慮使用「虛擬機器」程式。

例如,在你的蘋果作業系統上,先安裝一個「虛擬機器」程式。然後,在那一個「虛擬機器」程式之中,安裝一個(例如)視窗系統。那樣,你的一部電腦,就可以同時運行,蘋果系統和視窗系統。

.

「心靈作業系統」和「多重自我」的關係是:一個人腦對應於一部電腦,而「多重自我」中的每個「人格」,就是一個「心靈作業系統」,對應於該電腦的其中一個作業系統。

正如一部電腦可以安裝,超過一個「作業系統」,一個人腦可以安裝超過一個「心靈」。「心靈」者,「自我人格」也。

— Me@2021-02-19 07:25:39 PM

.

.

2021.02.20 Satur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如此仙子 1.2

鐵達尼極限 2.4 | 尋覓 1.7 | 已婚單身 1.3 | Singles 1.3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10 月 14 日的對話。

.

人,其實就是處於,動物和靈性之間的物體。身體是動物,心靈如神明。

所以,最理想的愛情是,相遇如動物,相處如精靈。

雖然相互吸引,是因為大自然基因驅動,但是相遇以後,開始由動物傾向,慢慢轉化為,神明傾向。那就變成為精神上的愛情,向不受大自然的設局所規限。例如,雖然年青時相遇是,因為對方美貌吸引,但愛情於年紀大時,亦不會隨外表的衰落而減退。

如果知道這些知識,你人生可以少了很多,標準指定災難。例如,一個典型劇情是,假設你今天沒有事,沒有分手,但到了你們 22 歲時,你倆其中一方,要去外國升學。

那樣,你倆需要分手嗎?

.

那樣,指定的劇情,就是會分手。

.

不分手不可以嗎?

不分手又有什麼後果呢?

.

後果就是,感情很難維持。

.

上次我講過,人生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感情是一個共同解決問題的經歷。

換句話說,例如,他會過外國四年,而你就留在香港四年的話,你倆再沒有共同解決問題(或者解決共同問題)的機會,而這個狀態會維持四年。那樣,在那四年間,感情會逐漸銷聲匿跡,通常。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剛才講過:「

除了相遇那年要夾(融洽)外,還要在之後的每一年,也是那樣夾。換句話說,即是兩人的變法要配合。所以,難度其實深了一層。

如果一個在香港,一個在(例如)英國四年的話,很難會雙方都變到,二人四年後仍然會夾。換句話說,二人也各自變成了不同的人了。你,不再是四年前的你;而他,亦不是四年前的他了。

更加重要的是,第三點,如果為了對方而放棄理想,不去升學的話,十年後會埋怨對方。剛才所講,地球人的愛情感覺,是暫時的。而理想人生目標,卻是永久的。十年後當再沒有熱戀的感覺時,每當你見到對方,都可能會回想起,當年可能的未來。

If you begin by sacrificing yourself to those you love, you will end by hating those to whom you have sacrificed yourself.

— George Bernard Shaw

我這樣說,是不是很灰呢?(是不是十分令人灰心呢?)

你覺得很灰的話,是因為你還沒有我提供,最先進的心靈科技。放心,那正正是我一路會講落去的東西。

其實,喺我來講,以上的擔憂,都不緊要,都不是問題,因為,「愛情」是在生時候的事情,但我思考的,是超過在生時候的東西。

試想想,為什麼要有愛情呢?

— Me@2021-01-31 05:29:02 PM

.

.

2021.02.14 Sun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大種子論

機遇創生論, 2.3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4 月 18 日的對話。

.

這個大統一理論的成員,包括(但不止於):

精簡圖:

種子論
反白論
間書原理
完備知識論

 心靈作業系統

多重自我
虛擬機器

自由決定論

它們可以大統一的成因,在於它們除了各個自成一國外,還可以合體理解和應用。

.

(安:我們原本的「心靈作業系統」,似乎不是講這些東西。

我們以前討論的是,人既有的心理結構,而不是研究「如何編寫,一個良好的『心靈作業系統』」。如果根據前者,即是「原著」的話,「大種子論」並不是,「心靈作業系統」的一部分。

反而,「心靈作業系統」應該是「大種子論」一部分。了解普遍人性,才有機會駕馭人生。)

.

(安:你那個「多重自我」理論,和「心靈作業系統」理論,又可不可以合到體呢?)

合到體,因為那就即是「多重開機」。

例如,你電腦雖然通常用視窗系統(簡稱系統 A),但是,有時需要使用,另一套作業系統(簡稱系統 B)。 最簡單的方法是,你買兩部電腦,一部裝 A,另一部裝 B。

雖然電腦不貴,但是,一般人的家裡,不會有那麼多地方,負擔得起擺放兩部電腦。所以,通常會用同一部電腦,安裝兩個作業系統。需要用系統 A 時,就載入系統 A;需要用系統 B 時,就重新開機成系統 B。

.

(安:但那不能同時運行兩個系統。)

無錯。

但是,兩個系統需要同時運行的機會不大。通常是你電腦有一個主要用的系統,而另一套系統則,只需要間中使用。例如,工作時系統 A,遊戲時系統 B。

曾經有一段時期的蘋果手提電腦,可以同時安裝視窗系統。所以,有些人會日間上班時,把蘋果手提電腦,開機成運行視窗系統;而晚間回到家,則會把其開機成,運行蘋果作業系統。

這就兼容於「多重自我」理論,因為在我們以前的討論中,其實假設了,每個人的腦,在很少情況下,需要同時啓用兩個自我。

如果要兩者也常用的話,你電腦就要時常切換系統,十分費時,因為,每次也要重新開機。不要那樣麻煩的話,你可以考慮使用「虛擬機器」程式。

例如,在你的蘋果作業系統上,先安裝一個「虛擬機器」程式。然後,在那一個「虛擬機器」程式之中,安裝一個(例如)視窗系統。那樣,你的一部電腦,就可以同時運行,蘋果系統和視窗系統。

— Me@2021-02-08 12:34:31 AM

.

我估計那齣戲所講的是「多重人格障礙」(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那是一種病患:同一個身體的多重人格之間,不能互相溝通。

而我所講的,是「多重人格」。那不是一種病患,那是正常的。每一個人也會有多重人格,而不同人格之間可以互相溝通。互相溝通的速度高到眾多人格,長年累月以來,一直以為他們是同一個「人」。

— Me@2011.02.24

.

… 後來改稱「解離性身分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 …

— 維基百科

.

.

2021.02.10 Wedne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如此仙子 1.1

鐵達尼極限 2.3 | 尋覓 1.6 | 已婚單身 1.2 | Singles 1.2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10 月 14 日的對話。

.

所以,大自然令到,年輕男子和年輕女子,有愛情的感覺,從而互相吸引。不幸的是,那愛情感覺,大自然不會提供一生,只會提供暫時。你今天的分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大自然中止愛情感覺。

更常的例子是,在你有了子女後,大自然覺得,你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値。所以,祂不再需要,提供「愛情感覺」給你。你和當時另一半,再不會有愛情的感覺,暫時。

最慘的是,那個「暫時」,不知暫到何時。萬一那個「暫時」,其實是餘生的話,那又如何是好呢?

唯有離婚!!!或者忍受對方一生!!!

兩害取其輕,兩害也不輕!!!

那就是我為什麼剛才說,尋找另一半時,盡量不要找地球人。

地球人,或者外星壞人,傾向跟動物性來行事,大自然給你什麼指令,你就不經大腦的執行,即使有些指令,會傷人害已。最經典的惡毒指令是,在自己的智力或經濟尚未成熟時,就生兒育女。

而外星智人,則傾向跟靈性。一來,會審批大自然動物提議,不會全盤接受;二來,會同時接收靈性的指令。

人,其實就是處於,動物和靈性之間的物體。身體是動物,心靈如神明。

所以,最理想的愛情是,相遇如動物,相處如精靈。雖然相互吸引,是因為大自然基因驅動,但是相遇以後,開始由動物傾向,慢慢轉化為,神明傾向。那就變成為精神上的愛情,向不受大自然的設局所規限。 例如,雖然年青時相遇是,因為對方美貌吸引,但愛情於年紀大時,亦不會隨外表的衰落而減退。

如果知道這些知識,你人生可以少了很多,標準指定災難。例如,一個典型劇情是,假設你今天沒有事,沒有分手,但到了你們 22 歲時,你倆其中一方,要去外國升學。

那樣,你倆需要分手嗎?

— Me@2021-01-31 05:29:02 PM

.

.

2021.02.02 Tue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鐵達尼極限 2.2

尋覓 1.5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10 月 14 日的對話。

.

但是,如果有一個人,心中有一個太陽,自己會發熱發亮的話,他就不怕人情冷暖。亦即是話,如果你一個人時,生活已經十分精采的話,你就不需要愛情。

留意,「不需要」不代表「不應有」。一個人不需要愛情,而仍然選擇愛情的話,可以是因為技術上的問題,例如,剛巧對象與他相愛,而他又想有自己的兒女。

Enjoy everything, need nothing, …

.

… especially for human relationships.

– Conversations with God

然後,可以再追問,為何有些人會,想有自己的兒女?

在這之前,你反而應該先追問,「愛情的感覺」從何而來?

我現在是講普通人,而不是講外星人。

大部分情況下,愛情的感覺,其實是大自然對人的戲弄。這就是傳說中的「愛情陷阱」。

某些原因,大自然想人類(或其他生物)繁殖。

(那某些原因,其實就是「基因」。「基因」只顧自己生命的延續,企圖不斷複製自己,即使犧牲「基因載體」的利益、幸福,甚至生命,也在所不惜。「基因載體」者,人或其他生物也。)

所以,大自然令到,年輕男子和年輕女子,有愛情的感覺,從而互相吸引。不幸的是,那愛情感覺,大自然不會提供一生,只會提供暫時。你今天的分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大自然中止愛情感覺。

更常的例子是,在你有了子女後,大自然覺得,你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値。所以,祂不再需要,提供「愛情感覺」給你。你和當時另一半,再不會有愛情的感覺,暫時。

— Me@2021-01-03 04:18:55 PM

.

.

2021.01.19 Tue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鐵達尼極限 2

尋覓 1.4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10 月 14 日的對話。

.

對於沒有自己人生目標的人來說,

愛情有如患精神病,過不了「鐵達尼極限」(三日)。

— 黃子華

.

然後,又再深一層。

如果你要愛情事業成功,首先要令到自己,不需要愛情。

比喻說,如果你吃雪糕的原因是,你上了癮的話,吃雪糕就只能令你避免,暫時的不安,但不可以令你得到,真正的快樂。相反,如果你根本沒需要吃雪糕,而選擇吃雪糕,純粹是出於自由意志的話,你就可以真正享受得到,吃雪糕的樂趣。

那如何訓練到,自己不需要愛情呢?

剛才所講,

各人的心靈腦海之中,其實都有超過一個自己。只不過,眾多自我被困於,同一個頭顱之中。

如果你自己的眾多自我,也相處融洽時,你就不太需要外在愛情。相反,如果他們水火不容時,你就極有需要有愛情,用來逃避自己心中,那些眾多不友善的自我。

自己都不愛 怎麼相愛 怎麼可給愛人好處 – 林夕

人為什麼要有同伴?

比喻說,人自己一個時,太過孤獨,太過冰冷,所以,期望透過有同伴,去感受溫暖。

根據哲學家叔本華所講,人有如「寒冬裡的刺蝟」:一方面,牠們要走近對方,互相取暖;另一方面,走得太近,又會刺傷對方。

但是,如果有一個人,心中有一個太陽,自己會發熱發亮的話,他就不怕人情冷暖。亦即是話,如果你一個人時,生活已經十分精采的話,你就不需要愛情。

留意,「不需要」不代表「不應有」。一個人不需要愛情,而仍然選擇愛情的話,可以是因為技術上的問題,例如,剛巧有對象與他相愛,而他又想有自己的兒女。

Enjoy everything, need nothing, …

.

… especially for human relationships.

– Conversations with God

— Me@2021-01-03 04:18:55 PM

.

.

2021.01.04 Mon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尋覓 1.3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10 月 14 日的對話。

.

但是,十年後的物理三十歲,一個的心理年齡已,發展到三十五歲,而另一個的心理,卻仍然停留在二十五歲。那樣的話,二人的感情,就未必再能維持。

除了相遇那年要夾(融洽)外,還要在之後的每一年,也是那樣夾。換句話說,即是兩人的變法要配合。所以,難度其實深了一層。

.

然後,再深一層。其實呢,在看《潛行凶間》之前,我已有這個知識:

就算只考慮「現在的你」,或者「現在的他」,各人的心靈腦海之中,其實都有超過一個自己。只不過,眾多自我被困於,同一個頭顱之中。

最簡單的講法是,每人也起碼有兩個自己。

左腦的性格,和右腦的性格,其實是不同的。左腦喜歡計數邏輯思考,右腦鍾情音樂藝術創作。

.

實情是,每一個人,也擁有超過兩個自己。簡單起見,假設你只有「甲、乙、丙」三個自己;而你的潛在情人,也只有「A、B、C」三個人格。那樣,你和他要完全夾的話,那就需要那九對組合也夾才可以。

.

1. 甲A

2. 甲B

3. 甲C

4. 乙A

5. 乙B

6. 乙C

7. 丙A

8. 丙B

9. 丙C

.

那為什麼拍拖那時,通常很開心?而結婚後,通常也不會太開心?

那是因為,拍拖時,通常只有「最好的你」和「最好的他」相處。結婚後,你會發現,原來在他的頭顱中,除了「最好的他」之外,還有很多隻怪獸。

友情方面,你可以選擇,只要對方的優點;
愛情方面,你不可以選擇,不要對方的缺點。

— Me@2010.06.01

.

友情方面,你可以選擇,只要對方最好的優點;
愛情方面,你不可以選擇,不要對方最差的缺點。

–- Me@2010.06.01

.

因為

朋友,只需接受部分;
情人,卻需接受全部。

— Me@2010.06.07

這就是我上次講,《潛行凶間》的劇情。《潛行凶間》的內容,有七成是真實的。

整體而言,今天的分手,對你來說,利遠大於弊,因為,他是你將來結婚對象的機會,實在太微;早分為妙。

— Me@2020-12-23 10:39:26 PM

.

.

2020.12.25 Fri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尋覓 1.2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10 月 14 日的對話。

.

但是,要找到你,心目中的那個外星人,不易做到。

一來,地球上,地球人很多,外星人很少。

二來,外星人中,都可以有好有壞。即使同樣是外星人,也可以是來自不同的星球。

三來,你二十歲未到,還未有足夠的人生閱歷,去辨認哪些人是,有誠信的外星人。你等年紀大一點,例如大學時代,才拍拖,可能會好一點。所以,宏觀而言,你現在的分手,對你的人生是好事。

.

記住,第一個要點是,不要找地球人,而要找外星人;不只要找外星人,而要找來自,高級星球的外星人。

.

第二個要點是,在時間上,所謂的「一個人」,並不是真的是,同一個人。

什麼意思呢?

例如,如果你把我十九歲時寫的文章,和我三十歲時寫的文章,比較一下的話,你會覺得,那兩篇文章是,來者不同二人的手筆。那兩文有著不同的風格,不同的看法,如果事前不告訴你,它們其實來自同一作者的話,你不會那樣估計。

亦即是話,即使假設你和現在的男朋友,互相為對方的理想對象,二人其實仍然會,各自隨時間變化。你不能保證,你們各自變了十年後,你們各自的新版本,仍然會是相愛。

那已經不是「你們」的故事,而是「他們」的旅程;而「他們」,亦可能已經,不能再是在一起了。
.

心理成熟程度,簡稱「心理年齡」。

心理年齡相差越大,相處的難度越高。

方便起見,假設你們相遇時,物理年齡一樣,都是二十歲;而心理年齡亦相同,都是二十歲。

但是,十年後的物理三十歲,一個的心理年齡已,發展到三十五歲,而另一個的心理,卻仍然停留在二十五歲。那樣的話,二人的感情,就未必再能維持。

.

除了相遇那年要夾(融洽)外,還要在之後的每一年,也是那樣夾。換句話說,即是兩人的變法要配合。所以,難度其實深了一層。

— Me@2020-11-29 10:36:46 PM

.

.

2020.12.01 Tue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宇宙大戰 1.2

PhD, 2.4 | 故事連線 1.1.6 | 碩士 3.4

.

(問:我也遇過類似的情境。

我和一位好朋友合作做小組習作時,雖然未至於反目,但總會有很多爭拗。和他合作前,明明和他感情要好。各自有什麼困難時,對方總會杖義相助。

為什麼人類會,那麼奇怪呢?)

.

簡單地說,即使是同一個人,其實也有不同方面,各樣性格。

做朋友時,你只需要接受小部分—你可以選擇,只接受他,最好的優點。但是,做工作伙伴時,你卻要接收大部分—你未必可以選擇,不接受他,最壞的缺點。

.

(問:那樣,如果要「複雜地說」呢?)

.

複雜地說,每個個體也透過自己,在這宇宙間的經歷,形成一個「主觀宇宙」,簡稱「世界觀」。

大部分人,也不自覺地,以為他的主觀宇宙,就是客觀宇宙的全部。這個不幸,源於每個人的主觀宇宙,是他唯一能夠觀察到的「客觀宇宙部分」;每個人當時的主觀宇宙,是他當時唯一能夠,觀察到的「客觀宇宙部分」。

只有一些「被選擇的心靈」,簡稱「半神人」,才會想像到,他的主觀世界,只是客觀世界的極小部分。所以,如果兩個人也不是「半神人」,而又要在工作上合作的話,其實就相當於,把兩個(主觀)宇宙的大部分,重疊在一起。

每個宇宙原本,都有各自的運行法則;貿然要求兩個宇宙,互相干涉對方內政,自然會十分危險。

六千五百萬年前,單單是一個小行星與地球相撞,就足以令大部分恐龍滅絕。試想想,兩個宇宙相撞,殺傷力會大多少倍。

— Me@2019-01-01 11:20:57 PM

.

.

2019.01.01 Tue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宇宙大戰 1.1

PhD, 2.3 | 故事連線 1.1.5 | 碩士 3.3

.

(問:你好似講到,人類那麼危險?)

.

因為事實上,人類的確是,那麼危險。

.

剛才所講,有關選擇碩士或博士論文導師,所需的技巧,背後的精神,其實是通用的—同時適用於你將來選擇公司、上司、生意合作伙伴、配偶,等等。

選擇錯誤,同樣是有改變一生的後果。

.

(問:人類真的那麼危險嗎?)

.

你一日未試過,同一個人有工作關係,或者錢銀來往,你也不會知道,他的真面目。

時常會聽到一類故事:

甲和乙是幾十年的要好朋友。他們決定合作創業。不料,一同工作不出幾個月,就反目收場。

.

(問:我也遇過類似的情境。

我和一位好朋友合作做小組習作時,雖然未至於反目,但總會有很多爭拗。和他合作前,明明和他感情要好。各自有什麼困難時,對方總會杖義相助。

為什麼人類會,那麼奇怪呢?)

.

簡單地說,即使是同一個人,其實也有不同方面,各樣性格。

做朋友時,你只需要接受小部分—你可以選擇,只接受他,最好的優點。但是,做工作伙伴時,你卻要接收大部分—你未必可以選擇,不接受他,最壞的缺點。

.

(問:那樣,如果要「複雜地說」呢?)

.

— Me@2018-12-20 11:06:49 PM

.

.

2018.12.20 Thur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