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恩養仇人 3

小恩養貴人 3

這段改編自 2021 年 12 月 15 日的對話。

.

那樣,在「有必要、應該幫」時,又應該幫到哪個程度呢?

「幫助別人」就有如「責備別人」,雖然有時必須,但是越小越好,越少越好。

「幫助別人」就有如「服用藥物」,雖然有時必須,但是越小越好,越少越好。

.

助人最小化,效果最大化。

.

壞醫生不會一次過,醫好你的一個病。他會務求,把那個病拖長,令你不斷要光顧他。

好醫生則會透過,以當時醫藥科技,所能達到的最短時間,去治癒你,從而令你在短時間內,毋須再光顧他。

「醫藥治療」雖然有時必須,但是越小越好,越少越好。

醫治最小化,藥效最大化。

.

同理,合理的幫忙別人,目的應是令人,再毋須你的幫助。

助人最小化,效果最大化。

.

助人自助,才是利人利己;

助人不自助,福利主義,害人害己。

.

在不應該幫助人時幫,應立為重罪,因為,那會導致對方心靈傷殘,逐漸失去工作和生活能力。

幫難不幫懶,救急不救窮

助人不自助,即是「福利主義」。額外的東西,才是「福」;應該有的,則為「權」,例如薪金。

「福利主義」的意思,就是把偶然的「福份」,視為必然的「權利」。那是錯的!

.

還有,雖然「恩將仇報」只是偶然,但是恩越大,成仇的機會就越大。原因之一是,你正在破壞自然的規律。

比喻說,人的體內有外來之物時,免疫系統會把其全部,視之為入侵;會盡力移除之。

同理,當你嚴重地幫助他人時,你就其實順帶,干涉著他人的人生。你是他人生的「外來物」。在他人生心靈免疫系統促使下,自然會瘋狂地攻擊你。

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

— Me@2022-11-05 12:54:58 PM

— Me@2023-02-09 12:24:10 PM

.

.

2023.02.10 Fri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搜神記 4

守護神 3 | Futurama 3.2

.

只要敢遠飛 亦能自創我的煙花紀
神是我自己 若然目光高過聚散分離
奉承你 因往日雙眼無珠不停放大你

想快樂不靠神跡 才懂創世紀

— 搜神記

— 林夕

.

發乎情 止乎禮

你的守護神,就是你自己,亦只有你自己。

擅自要求他人,做你的守護神,是冒犯;

貿然自封為,他人的守護神,是無禮。

.

禮者,人與人間之距離也。

— Me@2022-12-09 12:19:31 PM

— Me@2022-12-27 12:14:50 PM

.

Nobody is coming to save you. Get up. Be your own hero.

— Wealth Director

.

Doctors won’t make you healthy. Teachers won’t make you smart.

Ultimately, you have to take responsibility. Save yourself.

— @naval

.

.

2022.12.27 Tue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大恩養仇人

小恩養貴人

這段改編自 2021 年 12 月 15 日的對話。

.

no good deed goes unpunished

Beneficial actions often go unappreciated or are met with outright hostility.

If they are appreciated, they often lead to additional requests.

— Wiktionary

.

記住,起點是,你有責任,去解決你自己的問題,但是,你並沒有責任,去解決其他人的問題。有時,間中幫助人,並不是因為責任,而是基於愛心或情義。而「有時候,在你沒有責任幫時,仍然選擇幫」,正正是人性光輝之處。

精確一點用字的話:必須做的工作,為之「責任」;可做可不做的,為之「愛心」或「情義」。

.

既然可幫可不幫,那樣,什麼時候應該幫呢?

大原則是:

1. 那是你自己的能力範圍以內。

2. 當事人有明確要求,或者情境預設,例如,當事人已昏迷,需立刻送院。

一個頭腦清醒的大人,如果沒有明確要求,你就沒有權力去幫助。越權就是無禮。

發乎情 止乎禮

禮者,人與人間之距離也。

.

那樣,在「有必要、應該幫」時,又應該幫到哪個程度呢?

「幫助別人」就有如「責備別人」,雖然有時必須,但是越小越好,越少越好。

「幫助別人」就有如「服用藥物」,雖然有時必須,但是越小越好,越少越好。

.

助人最小化,效果最大化。

— Me@2022-12-02 04:34:36 PM

.

.

2022.12.02 Fri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還是覺得你最差

數學教育 1.2 | Personality | Break free | People don’t change | Choose around | Change the world, 2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4 月 24 日的對話。

.

每人都有對自己的最先責任,和最終責任。其他人對你,則沒有必然責任。你對其他人,亦沒有。

.

那是一個好重要的常識。那是 Stephen Covey 在他那本《First Things First》中教的。

記住,一個人(甲)並不能夠改變,另一個人(乙);除非,乙自己想改變。

當乙自己想改變時,不知道如何執行,你可以教他方法;或者執行時過份緩慢,你可以教他加速。

但是,如果乙本身沒有意願,去改變自己的話,那就一切已失去,不可以再追。

.

老師的責任,是把學生的學習動機,乘大一千倍。

只要有學習動機,無論是多麼小,乘大一千倍後,都可以威力驚人。

但是,如果學習動機是零的話,零乘一千還是零。

— Me@2010.01.29

— Me@2022-11-20 07:46:26 PM

.

.

2022.11.21 Mon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天助自助者,自助人恆助之

這段改編自 2021 年 12 月 15 日的對話。

.

Don’t spend your time making other people happy. Other people being happy is their problem. It’s not your problem. If you are happy, it makes other people happy.

— @naval

.

你在人生中,有一大部分問題,都是來自於,你以為你有責任,去解決其他人的問題。

在那愚善的年代,我不明白這一句。直到近年,我才深切體會到,它的意思。另一個版本是:

每人都有對自己的最先責任,和最終責任。其他人對你,則沒有必然責任。你對其他人,亦沒有。

.

當你覺得你一定、必須、任何時候,也有責任要,幫助任何他人時,那就是你摧毁自己(和他人)的人生之始。合理的版本是,

你先獨善其身;然後,行有餘力的話,就在有些時候,幫助有些應該幫助的人,如果當事人同意的話。

.

記住,起點是,你有責任,去解決你自己的問題,但是,你並沒有責任,去解決其他人的問題。有時,間中幫助人,並不是因為責任,而是基於愛心或情義。而「有時候,在你沒有責任幫時,仍然選擇幫」,正正是人性光輝之處。

精確一點用字的話:必須做的工作,為之「責任」;可做可不做的,為之「愛心」或「情義」。

.

既然可幫可不幫,那樣,什麼時候應該幫呢?

— Me@2022-11-05 12:54:58 PM

.

.

2022.11.06 Sun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1920s

Dear men,

If she won’t give you her 20s, don’t give her your 30s and 40s.

— Lovers’ Guide

— guideforlovers

.

Don’t give a woman your prime if she won’t give you hers.

A woman who spends her twenties sleeping around until her biological clock starts ticking isn’t worth a penny.

— ManlyConfidence

.

.

2022.10.26 Wednesday ACHK

眾害取其輕 10.2

The least of all evils, 10.2

這段改編自 2021 年 12 月 15 日的對話。

.

「眾害之最輕」有時可以零,有時不可以零。你只能客觀面對,不能主觀判斷。換句話說,「眾害之最輕」不一定「可以零」,亦不一定「不可以零」。

記住,主觀意願不成理據。任何人在,沒有足夠理據的情況下,認為某事選擇的「眾害之最輕」必為零,或者認為「眾害之最輕」必不為零,都是狂妄;要麼是蠢,要麼是壞,通常又蠢又壞。

.

不可為零的眾害之最輕,簡稱「必要之惡」。

愚善的人往往認為,任何情況下,任何人的任何痛苦,都可以驅除,或應該驅除。他們移除「必要之惡」時,引發「不必要之惡」,帶來更大的痛苦。例如,移除工作之痛,卻換來捱餓之苦。

又例如,任何學問,必有必須背誦的地方。但是,竟然有人提倡「背誦是苦,所以應該只需要理解,而毋須背誦」。我年輕時錯信這點,誤了學業。正確的取向是:

1. 理解後背誦

2. 有用的東西就背

3. 無用的東西就不背

.

愚賤之人的邪惡,則是另一個極端。他們認為,任何情況下,痛苦都無可避免。以「眾害取其輕」為名,把「不必要之惡」標籤為「必要之惡」,讓自己及他人承受著大量,不必要的痛苦。

例如,有一科目的考試,有大量零碎,而沒有用的東西要背誦。我向講師反映時,他卻說:「這科的性質是這樣的。」

我當時心想,這科考試考什麼,其實全由他設計;他有絕對權力,在那科之中,選擇有用的內容來出題。

.

又例如,工作固然是苦,但卻可分成,有用之苦(必要之惡)和無用之苦(額外之惡)。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辭職的原因往往不是,工作本質困難到,你承受不到;而是上司緣於個人的喜好或誤解,僭建了很多不相干的工序環節。而跟他反映時,他卻會覺得,工作有困難在所難免,年青人不要怕吃苦。

他不知道,那其實並非「必要之苦」,而是他在自製的災難。

— Me@2022-10-11 11:39:33 PM

.

.

2022.10.12 Wedne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Break free

“We just need the right people in charge.”

“I can change him.”

Abuse victims often try to figure out how to solve their abusers’ problems so they won’t be abused anymore.

The actual solution is to break free from the abuse, for good.

— RealSpikeCohen

— 19 Sep 2021

.

.

2022.09.30 Friday ACHK

眾害取其輕 10.1

The least of all evils, 10 | 地獄之路 3.2 | Good intentions 3.2

這段改編自 2021 年 12 月 15 日的對話。

.

在那愚善的年代,我受到誤導,以為:

1. 有問題一定要解決。

錯。

2. 「難受」一定要避免。

錯。

3. 任何情況下,都要避免自己或他人的難受。

錯。

這三句也十分荒謬。

.

在 2010 年我發現,正確的講法應該是,眾害取其輕;意思是,有時那些「害」可以零,有時不可以;未必受你主觀的控制。

可以稱得為「害」的,一定會令你十分慘。所以,「眾害取其輕」亦稱「眾慘取其輕」。凡事選「害處最小」、「慘情最細」的那一條路。

留意,「最小」不代表「很小」;「最小」仍然可以「很大」,視乎情境而定。例如,富人甲、乙、丙,分別有財產一千億元、一千億減一元 和 一千億減二元。三人之中,丙的財產是「最少」,只有一千億減二元;但仍然是「很多」。

.

為什麼「害」或「慘」,有時不可以零呢?

因為雖然眾多選項中,你選哪一個,是你主觀的決定,但是,那「眾多選項」中,有沒有「零害之選」,有時是外在客觀的現實,不受你左右。

如果在當時的情境,某個選擇已是「害處最小」,那就唯有推持,因為,如果你移除那「最小的害」,你就必然換上「更大之惡」。例如,通常而言,「上班」是苦,但「不上班」更慘。兩害相權取其輕,選「上班」。

然後,從「上班」這選擇中,內部再作「眾害取其輕」;即是在你眾多可能的工作中,選慘情最小的那一份。那可能是你當時的職位,亦可能不是。

.

「眾害之最輕」有時可以零,有時不可以零。你只能客觀面對,不能主觀判斷。換句話說,「眾害之最輕」不一定「可以零」,亦不一定「不可以零」。

記住,主觀意願不成理據。任何人在,沒有足夠理據的情況下,認為某事選擇的「眾害之最輕」必為零,或者認為「眾害之最輕」必不為零,都是狂妄;要麼是蠢,要麼是壞,通常又蠢又壞。

.

不可為零的眾害之最輕,簡稱「必要之惡」。

愚善的人往往認為,任何情況下,任何人的任何痛苦,都可以驅除,或應該驅除。他們移除「必要之惡」時,引發「不必要之惡」,帶來更大的痛苦。例如,移除工作之痛,卻換來捱餓之苦。

又例如,任何學問,必有必須背誦的地方。但是,竟然有人提倡「背誦是苦,所以應該只需要理解,而毋須背誦」。我年輕時錯信這點,誤了學業。正確的取向是:

1. 理解後背誦

2. 有用的東西就背

3. 無用的東西就不背

.

愚賤之人的邪惡,則是另一個極端。他們認為,任何情況下,痛苦都無可避免。

以「眾害取其輕」為名,把「不必要之惡」標籤為「必要之惡」,讓自己及他人承受著大量,不必要的痛苦。

— Me@2022.09.24 10:56:23 AM

.

.

2022.09.25 Sun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地獄之路 3

Good intentions 3

這段改編自 2021 年 12 月 15 日的對話。

.

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目所見,不知凡幾矣。

唉!天下大事壞於奸臣手上的十之三四,壞於不通世故的君子手上的倒有十分之六七!

— 老殘遊記

.

(JC: 不記得何時,看過一個紀錄片,主持人到非洲做義工。

他說在那兒,如果有人問你拿食物,千萬不要即場給予,因為那樣的話,求助人身邊的人會,向你一湧而上地求助,令你即時有生命危險。)

.

所以,要成功做到好事,單單善意是不夠的,還要智力和策略。

記住,地獄不乏善意,而天堂,則需要善行。

心地好而沒有智力,比壞人更加危險,因為他可以在雙方不知不覺間,置你於死地。

地獄是善意之地,而天堂,則是善行之境。

— Me@2022.09.13 12:01:08 PM

.

.

2022.09.13 Tue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反情感勒索

這段改編自 2021 年 12 月 15 日的對話。

.

在那愚善的年代,我受到誤導,以為「任何情況下,不可令人不開心」。

那是十分荒謬的。

.

合理的說法應該是:「不要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令到他人或自己不開心」。

亦即是話,不要主動,不要刻意,令人不開心。

如果他人的不開心,不是我引起的話,那樣,我就沒有責任要,做些什麼事情,令到他開心。

.

要做到,不作攻擊,但堅決防守。

換句話說,眾害取其輕。

.

例如,有推銷員推介產品甲。如果甲對我有用的話,我就買,沒有用就不買。我並不應該考慮:「如果我不買的話,他會不開心。」

又例如,我對女士 A 示好。她對我都有意思的話,就回應;沒有意思的話,就拒絕。她並不應該考慮:「如果我不回應的話,他會不開心。」

她沒有責任,亦沒有方法,可以令我開心。

— Me@2022-08-20 11:27:16 PM

.

.

2022.08.21 Sun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No reading, 2

Teaching is useless, 4

.

[Projections start to stare at Ariadne as they walk by]

Ariadne: Why are they all looking at me?

Cobb: Cause my subconscious feels that someone else is creating this world. The more you change things, the quicker the projections start to converge on you.

Ariadne: Converge?

Cobb: They sense the foreign nature of the dreamer. They attack, like white blood cells fighting an infection.

Ariadne: What, they’re gonna attack us?

Cobb: No, no….Just you.

— Inception

.

Most people hate being taught because they don’t want their personal world to be interfered with.

— Me@2016-05-29 06:29:40 AM

.

.

2022.07.12 Tue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烹飪事實

這段改編自 2021 年 12 月 14 日的對話。

.

費曼與他的太太(琳)有一個協定,盡力不向對方說謊。

琳不幸患上當時的絕症(肺結核)。家人叫費曼暫時不要,將消息告訴琳。家人在場時,費曼對琳謊稱「沒有事」。

但是,家人離開後,費曼即向琳講出實情。琳的第一反應是傷感,但不是因為知道,自己身患不治之症;亦不是因為知道,費曼欺騙了她;而是因為,她覺得費曼剛才被迫講大話,十分委屈。

.

即使是「善意謊言」,也不應使用,除非當刻實在迫不得已:真話會令人嚴重受傷,甚至死亡;然後,稍後如果事主的情況安全許可,你就在最短時間內,還原真相給他。

「善意謊言」的最大問題是,「善意」不代表「善行」,更不代表「善果」。到病人最終知道真相時,只加倍傷心。

謊言如借錢,最終必須連本帶利地歸還。謊言不如借錢,因為金錢欠債,可以透過還錢來化解;但是,誠信有損,沒有任何方法修補。

他日你公佈好消息時,病人也不會相信,因為,她仍會覺得,你只是安慰她,不是講真相。

.

往地獄之路,往往由善意建築而成的;往天堂之路,則是由善行。

好樹結好果。帶來「善果」的,才是「善行」。

.

愛情上,那些原為了避免,引起誤會的所謂「善意謊言」,往往會觸發,更大的誤會。

典型例子有,你去見一位異性老朋友,與她聚舊。雖然只是見朋友,但為免令女朋友誤會,你不告訴她。

到你女朋友發現時,她會質疑,你為何不知會她。明明是光明正大的活動,卻因為所謂的「善意謊言」,而變得不明不白。

然後,你女朋友再會猜想,你還有什麼其他事項隱瞞呢?

你一個所謂「善意謊言」,引致無窮盡的誤會。

.

正確的相處技巧是,毋須技巧;如實相告便是。

「我明日下午見,一位異性老朋友。你一同去嗎?」

你女朋友反而會放心,因為,她知道你的政策是「有嗰句,講嗰句」。

.

你可以包裝事實,令人聽得舒適一點。包裝了的事實,恰尚好處的話,仍然可以是真相。但你不可以歪曲事實,形成假相。

正如,你可以烹飪食物,令其成熟;亦可以為其加調味料。但是,你不可以下毒。

— Me@2022-06-12 01:08:49 PM

.

.

2022.06.13 Mon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PhD, 4

GlenTheMachine on Aug 28, 2018 | next [–]

I have a PhD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 I loved grad school. Loved loved loved it. I wouldn’t give up the worst day I had in grad school for almost anything. And I love having the skills it taught me. I am a much better engineer and researcher than I could possibly have been had I taken almost any other route. I was given freedom in grad school that just would not have been present in most industry jobs. I was given a hardware project – a submersible robot – that I was completely in charge of on day 1. I had to teach myself machining, how to do electrical and electonic works, how to do embedded programming, how to tune a PID loop, how to work with other students, how to give a persuasive presentation, how to come up with my own ideas, how to convince other people that they were worth pursuing, how to quickly become an expert in a topic.

That being said, I am not under any illusions about the financial loss I experienced. I spent ten years making a pauper’s wage, when if I had chosen to go into industry I would have been a software engineer… in the Valley… in 1993.

I also was in a remarkable lab in grad school. It made top-ten lists of “coolest college lab”. And that wasn’t hype. The caliber of student and of professor was off the charts. And they were not only smart,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m were good people. A lot of places aren’t like that. And as the article correctly said: a toxic graduate school environment is worse than most toxic work environments. In any practical sense, students don’t have HR protections. If you can’t get your advisor to write you a recommendation, getting into a different program is nearly impossible. You can be worked 100 hours a week. You can be blackballed for getting sick, for taking vacations, for taking maternity or paternity leave (even if it is – and it almost certainly will be – unpaid).

The key is to find an advisor who is doing good work and who is sane and moral. If you can find that you’re golden. If you can’t you may be completely screwed.

— What You Need to Know Before Considering a PhD

— Hacker News

.

.

2022.05.21 Saturday ACHK

地獄篇 10.1.2

外在世界是地獄,心中宇宙是天堂;把知識和想像化成現實,就是把地獄天堂化。

— Me@2011.10.05

.

Sharing knowledge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act of friendship. Because it is a way you can give something without loosing something.

— Richard Stallman

.

Name: Jimmy “Jimbo” Wales
Job: Founder, Wikipedia
Passion: Information for everyone
Turning Point: An operation that saved his daughter’s life taught him the need to stockpile rare knowledge such as her doctor’s

He wipes it off and begins haltingly.

“At the end of the procedure, I realized how precious the doctor’s knowledge was. It occurred to me that no one other than this doctor would ever know about this whole thing. There had to be a way.” And that is how Wikipedia came about.

— Daddy has Kira to Thank

— by Subroto Bagchi | Jun 5, 2009

.

.

2022.05.17 Tuesday ACHK

以右攻左

這段改編自 2021 年 12 月 13 日的對話。

.

The whole notion of being “left wing” or “right wing” is silly.

Almost no one initially agrees with the semi-random collection of policies associated with each wing.

They only support those policies after they join the left or right mind tribe.

— 12:27 AM · May 13, 2022

— Elon Musk

.

大概而言,美國左派的目標是「兼善天下」,美國右派的目標是「獨善其身」。

「兼善天下」(大乘)這目標固然是好,但就大到執行不到。

「獨善其身」(小乘)這目標則執行得到,但是就小到,其實沒有大用。如果是僅是「小乘」而已,人生沒有多大意義。試想想,假如,你可以「獨善其身」,生活富足,但是沒有愛人,沒有朋友,你會被迫,思考人生的意義。

「被迫思考人生意義」,可以簡稱「抑鬱」。

所以上次說,情況有如行路,要左右腳配合,才會暢順。如果你竟然,堅持只用左腳,或者只用右腳走路的話,你自然會感到,人生悲慘。

而今次多一個細節,就是「以右攻左」。成功「獨善其身」,才有能力「兼善天下」。「兼善天下」是目標,「獨善其身」是執行方法。

「兼善天下」是最終目標,永不達到,但可以不斷走近。 「獨善其身」則是起點。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沒有起點,就沒有旅程。

— Me@2022.05.16 06:48:36 PM

.

.

2022.05.16 Mon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地獄篇 10

外在世界是地獄,心中宇宙是天堂;把知識和想像化成現實,就是把地獄天堂化。

— Me@2011.10.05

.

方法一:

創造或發掘有用的資訊,然後發佈。

例如,公佈騙子的身份和行騙方法,就可否定其害處。

又例如,天花的預防方法和醫治方法,否定了其害處之餘,甚至還否定了其存在。

— Me@2011.10.05

— Me@2022-04-13

.

.

2022.04.13 Wedne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