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 7
.
Beauty is the goal, but may not be the mean.
— Me@2020-10-29 08:29:31 AM
.
The path to beauty may not be itself beautiful.
— Me@2020-11-03 11:32:52 AM
.
.
2020.12.25 Fri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Beauty 7
.
Beauty is the goal, but may not be the mean.
— Me@2020-10-29 08:29:31 AM
.
The path to beauty may not be itself beautiful.
— Me@2020-11-03 11:32:52 AM
.
.
2020.12.25 Fri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In Search of Stupidity, 2
.
The exciting thing about market economies is that stupidity equals opportunity.
— Paul Graham
.
politics ~ capitalize on stupidity [to get things done]
— Me@2011.06.24
.
Stupidity is like nuclear power; it can be used for good or evil.
— Dilbert
.
.
2020.08.12 Wedne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 愚蠢化
— Me@2011.06.23
.
.
2020.03.21 Satur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You get what you FIGHT for, nothing more, nothing less.
— Me < 2008
.
.
2020.02.21 Fri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Hell Is Empty, and All the Devils Are Here
地獄空蕩蕩 魔鬼在人間
— The Tempest
— William Shakespeare
.
.
2020.02.08 Saturday ACHK
Batman: You sold us out, Clark. You gave them the power that should have been ours. Just like your parents taught you. My parents taught me a different lesson… lying on this street… shaking in deep shock… dying for no reason at all. They showed me that the world only makes sense when you force it to.
— Batman
— The Dark Knight Returns
.
.
2019.12.21 Saturday ACHK
Habit 4: Think Win-Win or No-Deal
.
Constructive competition means that, whoever wins, the whole society wins.
— Me@2011.10.11
.
.
2019.07.12 Fri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碩士 4.7.2 | On Keeping Your Soul, 2.2.7.2
.
(問:根據你的講法,好像大部分情況下,都不應該讀研究院似的。)
在理想的情況下,你可能應該讀研究院。
(問:那樣,你心目中的理想情況是什麼?)
假設你已經有財政自由,你就有可能,適合讀研究院;因為,以前講有關讀研究院的一堆大問題,將會細很多,例如:
同理,你的博士導師再不會是,你工作上的上司。反而,你是消費者,他是你的僱員。
(問:怎樣為之「有財政自由」呢?)
即是你當時的積蓄,已足夠你一生人的使用。
(問:那就是即是「退了休」?)
不太一樣。
一來,「退休」通常是指,年紀大時才發生。追求財政自由的人,通常不會計劃,在年老時才財政自由;因為,追求財政自由的主要目的是,不用再每天上班,從而,有足夠的時間,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二來,大有部分人「退休」時的積蓄,其實不夠餘生的使用。亦即是話,他們的財政,其實未有自由。
(問:那就即是話,要在還年青時,就賺到一生夠用的金錢?
為什麼要選擇,那麼難的目標?)
假設,你的理想是要,做一個物理學家。如果沒有財政自由,即使你做了物理學家,你也做不到物理學家。
(問:那麼玄?什麼意思?)
如果要做物理學家,通常的方法是,做物理教授。但是,做了教授後,你會發覺,教授的主要工作,其實是為其研究團隊,爭取研究撥款。
那樣,你只會剩下極少時間,給自己研究物理。
— Me@2019-07-06 10:57:22 PM
.
.
2019.07.10 Wedne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碩士 4.6 | On Keeping Your Soul, 2.2.6
.
有生以來,你遇過的教師有多少個?
而值得尊重的,又有多少個?
— Me@2019-04-30 11:22:05 PM
.
.
2019.04.30 Tue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碩士 4.5 | On Keeping Your Soul, 2.2.5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4 月 18 日的對話。
.
…
要完成一個「研究式碩士」課程,上課考試雖然必須,但只是次要的劇情。你「正職」要做的是,做研究。你雖然需要交學費,但大學會有資助給你。一般而言,大學給你的資助,會大於你給大學的學費。
理論上,你可以視那個差額,為你的「薪金」,或者「生活費」。有了這個「薪金」,你就可全職做研究。
(問:實際上呢?)
實際上,就當然沒有那麼理想。
讀研究式碩士或博士課程,因為有資助,你需要做本科課程的助教;職責包括,批改大學本科生的功課、開導修課等。所以,作為一位研究生,你做研究以外,既要上課考試,亦要做助教。
(問:三重身份,哪有那麼多的時間?)
無錯。你真正可以做研究的時間,不多於半職。
即使是研究部分,大部分情況下,你也只可以研究,你上司有興趣的課題。而那課題,往往也未必是,你自己最想研究的東西。
(問:你上司?)
即是你碩士或博士的論文導師。那教授有雙重角色。他既是指導你的老師,亦是指示你的上司。
那兩個角色,本來就不應由,同一個人飾演。
(問:為什麼呢?)
如果甲是你的老師,他做決定時,主要會由誰的利益出發?
如是甲是你的上司,他做決定時,又主要會由誰的利益出發?
(問:你的意思是,「誰是主角」和「誰是助手」?)
如果甲是你的老師,甲你二人,誰是僱主?誰是僱員?
如果甲是你的上司,甲你二人,那誰是僱主?誰是僱員?
— Me@2019-04-05 12:00:42 PM
.
.
2019.04.05 Fri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碩士 4.4 | On Keeping Your Soul, 2.2.4 | Release early. Release often, 3.4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4 月 18 日的對話。
.
…
(問:他們大概毋須,任何博士學位吧?
根本,「愛因斯坦」這名字,遠遠重要過,「博士」這銜頭。)
無錯。所以,我以上是說「理想而言」。實際而言,在你不是研究生的情況下,要「不斷做研究」,近乎沒有可能;除非,你是金庸小說中的主要角色。
(問:什麼意思?)
他們彷彿都是,既不用上班,亦毋須維生。
那樣,他們才可以全天候地,鑽研武功。
(問:那即是應該攻讀研究院?
但是,你剛才又說:
「
如果不是為了做研究,而是純粹為了穫得,碩士或博士學位的話,攻讀研究院是,十分浪費時間的。
」
你的意思是,應該為了「做研究」而讀研究院,而不應為了「得學位」?)
差不多。
這兩個目標不一定有衝突,可以並存。
但是,「做研究」應為主要目標,「得學位」應為「副作用」,或「錦上添花」。
詳細一點來說,「讀研究院」是為了獲得資源,令你有全職的時間,去研究學問。
(問:什麼「資源」?)
錢,又名「生活費」。
.
碩士有分兩種:「修課式碩士」和「研究式碩士」。
要完成一個「修課式碩士」課程,你只需讀一些,深過大學本科程度的科目,考試合格就可以。你需要交學費,沒有大學資助。它適合一些工作職位上,需要碩士學歷,而毋需博士學歷的人士。換句話說,報讀「修課式碩士」的人士,通常也沒打算,繼續攻讀博士。
要完成一個「研究式碩士」課程,上課考試雖然必須,但只是次要的劇情。你「正職」要做的是,做研究。你雖然需要交學費,但大學會有資助給你。一般而言,大學給你的資助,會大於你給大學的學費。
理論上,你可以視那個差額,為你的「薪金」,或者「生活費」。有了這個「薪金」,你就可全職做研究。
(問:實際上呢?)
實際上,就當然沒有那麼理想。
— Me@2019-03-06 12:11:31 AM
.
.
2019.03.06 Wedne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I tell you: one must have chaos within oneself, to give birth to a dancing star.
— Friedrich Nietzsche
.
人必先心懷混亂,為的,是要創造一顆,舞動的新星。
— 尼采
.
萬花出於污泥
— 林夕
.
.
2019.02.27 Wednesday ACHK
E: Can you just, you know, like, just tell me the answer?
J: Sorry?
E: You know, the answer. To everything.
…
What’s the point of love if it’s just disappear?
…
There has to be meaning to existence, otherwise the universe is made of pain and I don’t like the thought of that.
So, tell me the answer!
…
J: The more human I become, the less things make sense.
But that’s part of the fun. Right?
E: What do you mean?
J: If there were an answer I can give you to, how the universe works, it wouldn’t be special. It would be just a machinery fulfilling its cosmic design. It would be just a big, dumb food processor.
But, since nothing seems to make sense, when you find something or someone that does, it’s euphoria.
.
In all of this randomness, in this pandemonium, you and Chidi found each other and you had a life together.
Isn’t that remarkable?
E: Pandemonium is from Paradise Lost. Milton called the center of hell “pandemonium”, meaning “place of all demons”.
…
I guess all I can do is to embrace the Pandemonium.
Find happiness in the unique insanity of being here, now.
— The Good Place
.
.
2019.01.27 Sunday ACHK
地獄之路 2
.
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
.
Hell is full of good meanings, but heaven is full of good works.
—
.
.
2019.01.19 Saturday ACHK
PhD, 2.4 | 故事連線 1.1.6 | 碩士 3.4
.
…
(問:我也遇過類似的情境。
我和一位好朋友合作做小組習作時,雖然未至於反目,但總會有很多爭拗。和他合作前,明明和他感情要好。各自有什麼困難時,對方總會杖義相助。
為什麼人類會,那麼奇怪呢?)
.
簡單地說,即使是同一個人,其實也有不同方面,各樣性格。
做朋友時,你只需要接受小部分—你可以選擇,只接受他,最好的優點。但是,做工作伙伴時,你卻要接收大部分—你未必可以選擇,不接受他,最壞的缺點。
.
(問:那樣,如果要「複雜地說」呢?)
.
複雜地說,每個個體也透過自己,在這宇宙間的經歷,形成一個「主觀宇宙」,簡稱「世界觀」。
大部分人,也不自覺地,以為他的主觀宇宙,就是客觀宇宙的全部。這個不幸,源於每個人的主觀宇宙,是他唯一能夠觀察到的「客觀宇宙部分」;每個人當時的主觀宇宙,是他當時唯一能夠,觀察到的「客觀宇宙部分」。
只有一些「被選擇的心靈」,簡稱「半神人」,才會想像到,他的主觀世界,只是客觀世界的極小部分。所以,如果兩個人也不是「半神人」,而又要在工作上合作的話,其實就相當於,把兩個(主觀)宇宙的大部分,重疊在一起。
每個宇宙原本,都有各自的運行法則;貿然要求兩個宇宙,互相干涉對方內政,自然會十分危險。
六千五百萬年前,單單是一個小行星與地球相撞,就足以令大部分恐龍滅絕。試想想,兩個宇宙相撞,殺傷力會大多少倍。
— Me@2019-01-01 11:20:57 PM
.
.
2019.01.01 Tue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 The Habit 5
—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 Stephen Covey
.
To understand does not mean to agree.
— Stephen Covey
.
.
2018.12.28 Friday by ACHK
PhD, 2.3 | 故事連線 1.1.5 | 碩士 3.3
.
…
(問:你好似講到,人類那麼危險?)
.
因為事實上,人類的確是,那麼危險。
.
剛才所講,有關選擇碩士或博士論文導師,所需的技巧,背後的精神,其實是通用的—同時適用於你將來選擇公司、上司、生意合作伙伴、配偶,等等。
選擇錯誤,同樣是有改變一生的後果。
.
(問:人類真的那麼危險嗎?)
.
你一日未試過,同一個人有工作關係,或者錢銀來往,你也不會知道,他的真面目。
時常會聽到一類故事:
「
甲和乙是幾十年的要好朋友。他們決定合作創業。不料,一同工作不出幾個月,就反目收場。
」
.
(問:我也遇過類似的情境。
我和一位好朋友合作做小組習作時,雖然未至於反目,但總會有很多爭拗。和他合作前,明明和他感情要好。各自有什麼困難時,對方總會杖義相助。
為什麼人類會,那麼奇怪呢?)
.
簡單地說,即使是同一個人,其實也有不同方面,各樣性格。
做朋友時,你只需要接受小部分—你可以選擇,只接受他,最好的優點。但是,做工作伙伴時,你卻要接收大部分—你未必可以選擇,不接受他,最壞的缺點。
.
(問:那樣,如果要「複雜地說」呢?)
.
— Me@2018-12-20 11:06:49 PM
.
.
2018.12.20 Thur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故事連線 1.1.4 | 碩士 3.2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4 月 18 日的對話。
.
…
有很多人的「個人形象」和「公眾形象」,都是差天共地的。
.
(問:即是表裡不一?)
.
有時,甚至是「表裡相反」。
.
(問:那應該怎麼辦?
除了在本科生年代,修讀心目中候選導師的課以外,還可以有什麼「測試」?)
.
可以試試找他,做你的本科畢業論文的導師。但是,這個風險仍然太大。我不太建議。
風險較小的方法有,詢問一下,他現時的研究生。他們最知道,該教授的真正面目,究竟是真材實學,還是欺世盜名。
還有,即使他真材實學,也不代表他肯花時間,用心教導研究生。他會不會那樣做,只有他以前或現時的研究生,才會知道。
.
(問:你好似講到,人類那麼危險?)
.
因為事實上,人類的確是,那麼危險。
.
剛才所講,有關選擇碩士或博士論文導師,所需的技巧,背後的精神,其實是通用的—同時適用於你將來選擇公司、上司、生意合作伙伴、配偶,等等。
選擇錯誤,同樣是有改變一生的後果。
— Me@2018-12-13 10:33:47 PM
.
.
2018.12.14 Fri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
Money, if it does not bring you happiness, will at least help you be miserable in comfort.
– Helen Gurley Brown
.
.
2018.12.09 Sunday ACHK
故事連線 1.1.3 | 碩士 3.1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4 月 18 日的對話。
.
(安:你的意思時,不鼓勵年青人,攻讀研究院?)
不是。
研究工作,有其獨特的至尊好處。我反而覺得,每個人都應花兩年時間,經歷一次。換句話說,你可以考慮,先讀一個研究式的碩士,然後才盤算,自己適不適合再攻讀博士。
不過,你要留意,無論是攻讀碩士還是博士,你在之前選擇指導教授時,都要格外小心。你要保證,你的指導教授,有品德和有才能,幫你把與論文課題沒有直接關係的工作,全部推開。當然,那樣可靠的教授,萬中無一。
— Me@2012.08.20
.
在從來未與一位教授共事過的情況下,就選他為自己的碩士或博士論文導師,是十分危險的事。
那足以令你,自此不能再於學術界發展,抱憾終生。
(問:在那位教授成為你的論文導師前,又怎會共事過呢?)
可以在之前,有過其他形式的工作關係,直接或間接地,知道他的才德如何。
(問:你意思時,在本科時,就選修他的課?)
可以那樣說。聽他的講課和做他所予之功課,就可以知道他,工作態度認不認真、思考清不清晰 和 顧不顧及他人感受。但是,那也只是第一重的「測試」,先決而未充分;因為,那只是他的「公眾形象」而已。當他作為你的論文導師,你作為他的研究生時,你再也不是,和他的「公眾形象」相處了。
有很多人的「個人形象」和「公眾形象」,都是差天共地的。
(問:即是表裡不一?)
有時,甚至是「表裡相反」。
(問:那應該怎麼辦?)
…
— Me@2018-11-24 08:17:17 PM
.
.
2018.11.25 Sun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