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連線 1.1.5.3 | 碩士 4.3 | On Keeping Your Soul, 2.2.3 | Release early. Release often, 3.3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4 月 18 日的對話。
.
…
所以,如果不是為了做學問、做研究,我大概不會去讀研究院。
(問:那是什麼意思?)
如果不是為了做研究,而是純粹為了穫得,碩士或博士學位的話,攻讀研究院是,十分浪費時間的。
換句話說,理想而言,不應為了穫得博士學位,去花(例如)六年時間,寫博士論文。反而,如果你的終極目標是做學問,你就應該直接,不斷做學問;能否穫得碩士/博士學位,並不應成為你考慮的,主要因素。
在你不斷做研究的途中,自然會有一刻,累積的研究成果/文章,無論在質素和份量上,都等價甚至優於,一般的博士論文。那時,你就有機會,透過遞交研究成果,向大學申請參與,博士論文答辯試(thesis defense);從而有機會,「直接」獲得一個博士學位。
換而言之,你的研究文章,如果是真材實學、上乘之作,它就是你的「博士論文」。
當年,哲學家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和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都是用這個方法,獲得博士學位的。
(問:他們大概毋須,任何博士學位吧?
根本,「愛因斯坦」這名字,遠遠重要過,「博士」這銜頭。)
無錯。所以,我以上是說「理想而言」。實際而言,在你不是研究生的情況下,要「不斷做研究」,近乎沒有可能;除非,你是金庸小說中的主要角色。
(問:什麼意思?)
他們彷彿都是,既不用上班,亦毋須維生。
那樣,他們才可以全天候地,鑽研武功。
— Me@2019-02-21 03:06:38 PM
.
.
2019.02.21 Thur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