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a Strange Loop, 4.3

記憶奇異圈 1.3 | Godel, Escher, Bach, 2.3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4 月 10 日的對話。

(安:他那兩本書,也和「哥德爾定理」有關?)

有關,但它只是例子,而不是主旨。Douglas 想帶出的是,「自我」意識,其實來自一些「Strange Loop」(奇異圈)。

「奇異圈」的意思是,一些有「自我指涉」的系統。例如,「這句話是假的」這句子就有「自我指涉」的成份。那樣,你就可以把它視為,有一個「奇異圈」。

「奇異」之處在於是,如果句子「這句話是假的」是真的,它就是假的。但是,如果「這句話是假的」是假的,它就是真的。

「自我指涉」的程度越高,「自我意識」就會越強烈。(留意,「自我指涉」中的「自我」,和「自我意識」中的「自我」,意思不同。)例如,(我估計,)狗的「自我意識」比老鼠強,是因為狗的「反思」能力比老鼠高。同理,人的「自我意識」比狗強,是因為人的「反思」能力比狗高。

Douglas 的成名作是《Godel, Escher, Bach》,就是透過眾多「奇異圈」的例子,企圖帶出「自我」和「意識」的來源。但是,由於書中的例子,橫跨了太多課題,例如,邏輯、數學、物理、繪畫、音樂、文字等,而又橫跨得十分精采,導致近乎沒有人,知道該書的主旨是什麼。

所以,作者於大概三十年後,寫了《I am a Strange Loop》(「我」是一個奇異圈)。為免再令讀者誤會,作者把該書的主旨,直接用作書名。

雖然,在我讀了那兩本書之後,仍然覺得,對於「『自我』和『意識』從何而來」這問題,作者最終也沒有給予,一個滿意的答案,但是,我不會怪作者,因為過程之中,我獲取了各門學問中,大量的靈感。

情況就有如,尋寶圖中所指的地點,最終發現沒有任何寶藏。但是,在尋寶的路途上,遇到的寶藏,比尋寶圖中的預定目標還要多。

— Me@2014.09.29

2014.09.29 Mon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Liouville equation

Quantum Liouville equation

The analog of Liouville equation in quantum mechanics describes the time evolution of a mixed state. Canonical quantization yields a quantum-mechanical version of this theorem, the Von Neumann equation. This procedure, often used to devise quantum analogues of classical systems, involves describing a classical system using Hamiltonian mechanics. Classical variables are then re-interpreted as quantum operators, while Poisson brackets are replaced by commutators.

— Wikipedia on Liouville’s theorem (Hamiltonian)

2014.09.28 Sunday ACHK

記憶奇異圈

I am a Strange Loop, 4.2 | Godel, Escher, Bach, 2.2 | Copy Me 11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4 月 10 日的對話。

如果不是該書的精湛展示,我相信可能要,用多十年的思考和研究,才能領悟到那些道理。

(安:他那兩本書,也和「哥德爾定理」有關?)

有關,但它只是例子,而不是主旨。Douglas 想帶出的是,「自我」意識,其實來自一些「Strange Loop」(奇異圈)。

「奇異圈」的意思是,一些有「自我指涉」的系統。例如,「這句話是假的」這句子就有「自我指涉」的成份。那樣,你就可以把它視為,有一個「奇異圈」。

「奇異」之處在於是,如果句子「這句話是假的」是真的,它就是假的。但是,如果「這句話是假的」是假的,它就是真的。

「自我指涉」的程度越高,「自我意識」就會越強烈。(留意,「自我指涉」中的「自我」,和「自我意識」中的「自我」,意思不同。)例如,(我估計,)狗的「自我意識」比老鼠強,是因為狗的「反思」能力比老鼠高。同理,人的「自我意識」比狗強,是因為人的「反思」能力比狗高。

(安:其實你用「記憶」會不會較容易理解呢?

例如,你可以說:「人的『意識』比狗強,是因為人的『記憶』,比狗的『記憶』,較詳細和較多元化。」)

都可以,因為,雖然「自我指涉」和「記憶」意思不同,但十分相關。例如,如果有一隻昆蟲是,近乎完成沒有記憶力的,例如牠的任何記憶,都只能維持到三秒以內,那樣,在每一刻,牠也只能以當時的本能即時反應來行事。在這情況下,我們把那隻昆蟲視為,沒有「意識」的。

(安:你又怎麼知道,昆蟲是沒有記憶的呢?)

我是說「如果」。你不喜歡的話,用「機器」作例子,可能會好一點。

假設在十年後(2024 年),工程師製造了,一些有意識的機械人。那樣,市面上就會有兩種機械人 —— 「有意識」和「無意識」的。

有一天,有朋友帶了,他新買的機械人見你,要你估計一下,那機械人有沒有意識。

如果那隻機械人是沒有記憶的 —— 在每一刻,它也只能以當時的本能即時反應,來行事的話,你就可以肯定,它是沒有意識的。例如,它的功用就只是,每當偵測到主人,身邊的空氣過熱時,就立刻開風扇。

如果那隻機械人是有記憶的,那樣,它就有可能有意識。

「記憶」,是「意識」的先決條件,但不是充份條件。有「意識」的生物或機器,就一定有「記憶」;但是,有「記憶」的東西,亦未必有「意識」。

— Me@2014.09.27

2014.09.27 Satur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I am a Strange Loop, 4

Godel, Escher, Bach, 2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4 月 10 日的對話。

如果你接受到,「自我」其實是「軟件」,你就會明白,莫講話「教學」,即是只是「對話」,也是(部分)「自我」(互相)「複製」的過程。所以,如果你大大受過一位神級導師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你就是他。他的思想已經複製到你的腦中。

我有很多這類想法,都是來自《I am a Strange Loop》(「我」是一個奇異圈)這本書。

(安:那本書的內容是關於什麼呢?)

「自我」。

《I am a Strange Loop》的作者是 Douglas R. Hofstadter。而 Douglas 的成名作是《Godel, Escher, Bach》。

我從《I am a Strange Loop》中,吸收很深厚的教學功力。我當時的感覺是相當震撼的。這書竟然可以將,那麼高深的概念,例如「哥德爾不完備定理」、「自我來源」、「多重自我」、「自我程式」等,逐步舖排,表達到連初學者的我,也能明白。而它的舖排,往往是橫跨幾個章。如果不是作者對那幾門知識,有極深刻的瞭解,他並不可能作到,那樣宏觀的佈局。

雖然當年的我,程度不低,但是,那時的我,並沒有那幾門學問的詳細背景知識。例如,在那之前,我只知道「數理邏輯」這個學問中,有幾條重要的定理,都叫做「哥德爾定理」。除了名字以外,我對「哥德爾定理」的理解近乎是零。但是,經過《I am a Strange Loop》的介紹,我就了解到「哥德爾定理」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如果不是該書的精湛展示,我相信可能要用多十年的思考和研究,才能領悟到那些道理。

(安:他那兩本書,也和「哥德爾定理」有關?)

— Me@2014.09.20

2014.09.23 Tues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Higgs boson

The Higgs mechanism explains only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mass in the universe.

Most popular science articles give the Higgs model broad credit for lending mass to everything in the universe. However, the Higgs field gives mass only to elementary particles such as quarks and electrons. Most of the visible universe is made of composite particles such as protons and neutrons, which contain quarks. Just as a loaf of raisin bread weighs more than the sum of its raisins, protons and neutrons get their mass from more than just the quarks inside them. The strong nuclear force that holds those quarks together does most of the mass-giving work.

— Ten things you may not know about the Higgs boson

— Kathryn Jepsen

2014.09.16 Tuesday ACHK

End 2

Every good thing has an end.

ended

~ 完

~ completed

completed ~ ended in a good way

— Me@2011.07.18

完成 ~ 完美 ~ 完結 ~ 圓滿 ~ 100%

— Me@2014.09.14

2014.09.14 Sun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自我程式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4 月 10 日的對話。

(安:… 如果實情真的是,你之前講過類似的思想給我,那它們是你原創的,還是其實你也是,受過維根斯坦的影響,才能領悟到呢?)

所以,大部分情況下,追究一個意念從何而來,是相當無謂的。或者說,追問究竟「你才華橫溢」,是因為你本身勁(厲害),還是你的老師勁,未必有什麼大意義。真正重要的是,那些才華思想意念,用處大不大。

我有沒有講過,「self as a software」(「自我」其實是一個軟件)?

「軟件」有趣的地方是,可以「無限複製」,可以同時存在於,超過一個地方。

如果你接受到,「自我」其實是「軟件」,你就會明白,莫講話「教學」,即是只是「對話」,也是(部分)「自我」(互相)「複製」的過程。所以,如果你大大受過一位神級導師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你就是他。他的思想已經複製到你的腦中。

— Me@2014.09.13

2014.09.14 Sun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

Physical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itself may be loosely defined as “that which can distinguish one thing from another”. The information embodied by a thing can thus be said to be the identity of the particular thing itself, that is, all of its properties, all that makes it distinct from other (real or potential) things. It is a complete description of the thing, but in a sense that is divorced from any particular language.

— Wikipedia on Physical information

2014.09.12 Friday ACHK

形上情人

天人之才

這段改編自 2010 年 4 月 10 日的對話。

.

我在自己的筆記中寫過,「Find a Metaphysical Lover」(尋找形上的情人)。後來,我發現在李生的著作中,也有類似的想法。他著作中其中一句的大概是,「愛情應該始於外在條件,成於形上。」

那就證明了「英雄所見略同」。又或者,可能是當年我閱讀過,李生的那一句,自始埋藏在我的潛意識之中。後來回想起,就以為該意念是我自己原創領悟的。

不過,那其實又沒有什麼分別,亦沒有必要分別,除非那是需要申請專利的科技發明。意念創意本來就不容易,很明確地劃分,哪是由誰,最先想出來的。

(安:無錯。即使你那一句背後的意念,真的是來自李生的意念,你的寫法卻截然不同。

又例如,我最近抽了一點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引言金句來讀,開始明白他的部分句子。但是,我明白,是因為我直接明白,還是你曾經也發表過,一些類似的意念給我呢?

如果實情真的是,你之前講過類似的思想給我,那它們是你原創的,還是其實你也是,受過維根斯坦的影響,才能領悟到呢?)

所以,大部分情況下,追究一個意念從何而來,是相當無謂的。或者說,追問究竟「你才華橫溢」,是因為你本身勁(厲害),還是你的老師勁,未必有什麼大意義。真正重要的是,那些才華思想意念,用處大不大。

— Me@2014.09.07

.

.

2014.09.07 Sunday (c) All rights reserved by ACHK